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,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、祈穀和祈雨
的場所。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、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
築群。1961年,天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
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。1998年,北京皇家祭
壇—天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最初實行天地合
祀,叫做天地壇。嘉靖九年(1530年)實行四郊分祀制
度後,在北郊覓地另建地壇,原天地壇則專事祭天、祈穀和
祈雨,並改名為天壇。清代基本沿襲明制,在乾隆年間曾進
行過大規模的改擴建。目前的主體建築除祈年門和皇乾殿是
明代建築外,其餘都是清代建造的。
1860年和1900年天壇先後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佔
據,他們將幾乎所有的陳設和祭器都席捲而去。八國聯軍甚
至還把司令部設在這裡,並在圜丘壇上架設大炮,攻擊正陽
門和紫禁城。中華民國成立後,除袁世凱登基外,天壇不再
進行任何祭祀活動。1918年起闢為公園,正式對民眾開
放。目前園內古柏蔥鬱,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。
天壇佔地約273萬平方米,是故宮面積的四倍。作為中國
規模最大、倫理等級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築群,它的布局嚴謹
,建築結構獨特,裝飾瑰麗,巧妙地運用了力學、聲學和幾
何學等原理,具有較高的歷史、科學和文化價值,在中
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。
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,形似「回」字。兩重壇
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,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,象徵著「天
圓地方」,俗稱「天地牆」。外壇牆周長6553米,原本
只在西牆上開闢祈穀壇門和圜丘壇門,1949年後又陸續
新建了東門和北門,並把內壇南面的昭亨門改為南門。
天壇的內壇牆周長4152米,闢有六門:祈穀壇有東、北
、西三座天門,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、昭亨和廣利門。主要
建築都集中在內壇,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,北有祈年殿和皇
乾殿,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,並用一座長360米、寬2
8米、高2.5米的「丹陛橋」(磚砌甬道)連接圜丘壇和
祈穀壇,構成了內壇的南北軸線。
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,以表
現「天」的至高無上。在布局方面,內壇位於外壇的南北中
軸線以東,而圜丘壇和祈年壇又位於內壇中軸線的東面,這
些都是為了增加西側的空曠程度,使人們從西邊的正門進入
天壇後,就能獲得開闊的視野,以感受到上天的偉大和自身
的渺小。就單體建築來說,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圓形攢
尖頂,它們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層層收縮上舉,也體現出一種
與天接近的感覺。
天壇還處處展示着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寓意、象徵的表現
手法。北圓南方的壇牆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牆的設計,都
寓意着傳統的「天圓地方」的宇宙觀。而主要建築上廣泛地
使用藍色琉璃瓦,以及圜丘壇重視「陽數」、祈年殿按天象
列柱等設計,也是這種表現手法的具體體現。
此外,在天壇中的大片柏樹林在創造肅穆、靜謐的環境方面
也起很大作用,利用姿態挺拔和色調沉靜的常綠樹所具有的
莊嚴肅穆的性格,襯托祠祀的有效手法;人們感到大片蒼翠
濃郁的柏樹林,在祭祀時候增加人們的肅穆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